這份是為因應之前吳寶春那場事件而自己找的資料。其實現在open course很多,書也很多,如果"只是想學東西"的話真的不需要這樣大張旗鼓。拿著一份課表,對照一些名大學的課程去學就很夠了。
MBA是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的簡稱,以字面而言,MBA在學術等級上屬於master(碩士),領域是工商/商務/商業之管理(Business Administration),亦即一管理碩士之意。然而在台灣的環境之下都是用來洗學歷交朋友居多,課程的內容多半只是被當成其次。
以課表內容來說,基本上MBA是給予各種領域的人企業管理的能力。所以課程內容與學員的原本專業無關,主要在於培養在商務管理決策上的專業以及相關的基本概念。其課程內容的核心跟一般商學院大學很類似。
Quote from WIKIpedia:
The courses are, typically:[21]
- Analytical: accounting, economics, operations research,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statistics
- Func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marketing management, operations management
- Specialization: entrepreneurship, finance (including corporate finance and investment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management science, marketing, operations management, organizational design, project management, real estate, risk management and strategy, among others.
你可以看到統計 經濟 會計,這些屬於商學院大一大二主科。人力管理、市場管理、財務管理等等進階主科,都是一般商學院會開的課。第三分類的專精多半在商學院以選修為主。
在這邊要注意的是,就連理工學院也一樣,大一大二基礎科目修完了以後,大三大四的選修科目和研究所(碩博不論)的課是共通的,要畢業只需滿足畢業學分就行。
所以那課程這麼類似,MBA跟商學院學士這兩個課程到底有啥不同?這是學制的問題,端看是想一邊混一邊玩一邊跟同學打屁過四年的時間,還是想一邊工作一邊趕車通勤上課一邊在課堂上拜託老師放水過兩年時間的差異。好啦認真,基本上這二者的差異就是課程密度以及修業期間,學士畢業基本上都是以修得學分為主,MBA除非特別註明學分班,否則依照慣例要拿master可能要交個論文。不過都得要依不同學校規定而異。
喔對了,最大的不同可能在這邊。持有MBA的人通常有別的專業,而且可能是念了四年或以上的專業,對於他們來說商務管理算是工具。而只念商學院出身的只持有商務管理當專業。
就像我總說的,把別人的工具拿來當專業的時候你就輸了。